首页

第一视角羞辱

时间:2025-05-29 00:12:35 作者:学习进行时|追寻真理 铸魂育人——习近平总书记对复旦大学寄予厚望 浏览量:85699

  【学习进行时】5月26日,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复旦大学建校120周年。这所著名学府,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十分关心。今天,一起重温习近平总书记与复旦大学的故事。

  5月26日,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复旦大学建校120周年,向全体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致以热烈的祝贺。

  复旦大学校名取自《尚书大传》之“日月光华,旦复旦兮”,始创于1905年,原名复旦公学,1917年定名为复旦大学,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。

  这所著名学府,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十分关心。

2007年5月8日,习近平在复旦大学调研。(资料照片,来源:《当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:习近平上海足迹》)

  2007年5月8日,习近平在上海工作期间,来到复旦大学调研。走进学校后,第一站到的就是校史馆。

复旦大学校史馆。(资料照片,来源:复旦大学网站)

  在校史馆里,特别陈列着《共产党宣言》复制件。这是第一个中文译本的《共产党宣言》,译者陈望道是新中国成立后复旦大学的首任校长。

中共一大纪念馆展出的由陈望道翻译的《共产党宣言》第一个中文全译本。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

  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陈望道的故事。

  2012年11月,在参观《复兴之路》展览时,习近平总书记生动讲述了“真理的味道”。

  “一天,一个小伙子在家里奋笔疾书,妈妈在外面喊着说:‘你吃粽子要加红糖水,吃了吗?’他说:‘吃了吃了,甜极了。’结果老太太进门一看,这个小伙子埋头写书,嘴上全是黑墨水。”指着陈列柜中的《共产党宣言》中文译本,习近平总书记说,“这人是谁呢?就是陈望道,就是写这本书。”

  2017年10月,在中共一大会址,习近平总书记又一次讲起这本小册子的故事。

  2018年5月,复旦大学将陈望道故居改造为《共产党宣言》展示馆,该校一批青年教师和学生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,面向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开展宣讲活动。

2021年6月11日,陈望道雕塑在上海复旦大学《共产党宣言》展示馆揭幕。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

  2020年,党员志愿服务队的30名队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,汇报了参加志愿讲解服务的经历和体会,表达了做《共产党宣言》精神忠实传人的信心和决心。

  当年“七一”前夕,他们收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:“你们积极宣讲老校长陈望道同志追寻真理的故事,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,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。希望你们坚持做下去、做得更好。”

  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表示,心有所信,方能行远。面向未来,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,我们更需要坚定理想信念、矢志拼搏奋斗。希望广大党员特别是青年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,结合学习党史、新中国史、改革开放史、社会主义发展史,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,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,努力为实现“两个一百年”奋斗目标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。

复旦大学。(来源:复旦大学网站)

  这次祝贺复旦大学建校120周年的贺信,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新起点上,希望复旦大学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,深化教育科研改革,推动科技自主创新和人才自主培养良性互动,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创新、理论创新、方法创新,不断提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,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伟业不断作出新贡献。

  策划:储学军

  统筹:车玉明 李志晖

  执行:万方 王子晖 翁伟庆 杨昱

  主笔:金佳绪

  新华网制作

 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三人篮球奥运资格赛首次在香港主办 选手争夺奥运资格

“为什么会想来青海呢?除了想要一探青海壮丽的山江风景、藏族文化以及可爱的牦牛外,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姐姐。她在2019年参加青海参访活动,当时她回家后就告诉刚步入大学生活的我,有机会一定要来青海,亲眼看看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美景、认识大陆的朋友、增广见闻。”台湾中山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二年级学生毛佑慈说,对于台湾学生来说青海非常遥远且不熟悉,过去大家只能从课本中认识青藏高原,这次能实际走访,用心感受这片土地的美好是大家的荣幸。

受权发布|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

当今世界乱象丛生,全球性挑战层出不穷,需要各方同舟共济,携手应对。20多年前,上合组织成员国提出“互信、互利、平等、协商、尊重多样文明、谋求共同发展”的“上海精神”,这一理念如今更显重要。新形势下,我们要继续弘扬“上海精神”,推动上合组织行稳致远,为世界注入确定性、稳定性和正能量。

他们的青春 我们的青春

结合吉利的创新发展之路,李书福指出,企业要坚持自主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,通过科技创新提高产品竞争力;要坚持开放协同实现融合创新,加强产学研融合实现科技创新成果转化;要坚持产教融合打造可持续发展能力,重视人才体系建设。

(第七届进博会)共赴“进博之约”,中方再释三重开放信号

比赛在选手们的欢呼声中开启。鸣笛声响,大家鱼贯而出,穿过博克拉市著名的湖边旅游区,展开激烈角逐。团体多项赛中,选手们各显神通,有的团队互相支持,帮助女队员跟上团队,有的团队推着队员骑车爬坡,对抗来自碎石路面的阻力;个人组选手你追我赶,分秒必争,为当天战果增添悬念。

网民反映“内地学生在港就读买不了学生票” 国铁回应

贾鲁河综合治理、赵口引黄灌区二期、小浪底南岸灌区等4项工程建成达效,引江济淮(河南段)、大别山革命老区引淮供水灌溉等5项工程基本建成……2023年,河南省的水利建设投资和规模创历史新高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